2014年10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是衡量中国当时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。本文将详细介绍2014年10月CPI的具体数值,及其对当时经济形势的影响,并解释CPI的计算方法和意义,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相关信息。
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,2014年10月,中国CPI同比上涨1.6%。这一数据表明,与2013年10月相比,2014年10月居民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总体水平上升了1.6%。
具体数据来源:国家统计局
CPI的计算涉及一系列复杂的步骤,主要包括:
公式: CPI = (当期价格水平 / 基准期价格水平) * 100
1.6%的CPI涨幅表明通货膨胀水平相对温和。低于3%的CPI涨幅通常被认为是可控的通货膨胀。理解CPI数据,需要关注以下几点:
2014年10月1.6%的CPI对当时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:
为了更全面地了解2014年10月CPI的水平,我们可以将其与前后几个月的数据进行对比。
月份 | CPI同比涨幅 (%) |
---|---|
2014年9月 | 1.6 |
2014年10月 | 1.6 |
2014年11月 | 1.4 |
虽然CPI是衡量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,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:
2014年10月中国CPI同比上涨1.6%,表明当时的通货膨胀水平较为温和。CPI作为重要的经济指标,对于了解经济形势、制定货币政策和指导居民消费具有重要意义。通过对CPI数据的深入分析,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经济发展的脉搏,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。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