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自然人客户需开展特别客户身份识别
导语
为了有效防范洗钱、恐怖融资等金融犯罪,我国《反洗钱法》要求商业银行对特定自然人客户开展特别客户身份识别。本文将详细阐述哪些自然人客户需要开展特别客户身份识别,帮助您了解相关要求,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
一、特别客户身份识别的适用范围
根据《反洗钱法》和中国人民银行《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》,以下自然人客户属于特别客户身份识别对象:
1. 高风险客户:包括涉嫌洗钱、恐怖融资或其他金融犯罪的个人,以及高腐败风险国家的公民或居民。
2. 政治敏感人物:包括国家元首、政府高级官员、政党高级领导人及其直系亲属。
3. 其他高风险个人:经人民银行或相关部门认定的其他具有高洗钱、恐怖融资风险的自然人。
二、特别客户身份识别的内容
对特别客户进行身份识别时,商业银行应当进一步加强尽职调查,主要包括以下内容:
1. 个人信息:姓名、出生日期、身份证号、职业、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。
2. 与金融活动相关的信息:资金来源、交易目的、交易金额等,重点关注大额或可疑交易。
3. 风险评估:结合个人信息、交易行为和风险因素,评估客户的洗钱、恐怖融资风险等级。
三、特别客户身份识别的程序
商业银行开展特别客户身份识别应当遵循以下程序:
1. 客户识别:根据客户提供的身份证件、辅助身份证明文件等材料,识别客户的真实身份。
2. 风险评估:综合考虑客户的个人信息、交易行为和风险因素,评估客户的风险等级。
3. 加强尽职调查:对于风险等级较高的客户,银行应当进行更深入的尽职调查,收集更加全面的信息,了解客户的资金来源、交易目的等。
4. 保留记录:银行应当将特别客户身份识别相关信息和文件妥善保存,至少保存5年。
特别提示
1. 商业银行负有对特别客户开展身份识别的法定义务。客户应当积极配合银行的尽职调查,提供真实、完整的身份信息和相关资料。
2. 如果客户拒绝提供身份信息或资料,或提供的信息不真实、不完整,银行有权拒绝为其开立账户或提供相关金融服务。
3. 银行在开展特别客户身份识别时,应当尊重客户的隐私权,妥善保管客户的信息,防止泄露。
4. 如果您认为自己是特别客户身份识别对象,请主动与您的银行contact,配合银行完成身份识别程序。
开展特别客户身份识别是防范洗钱、恐怖融资的重要措施。通过加强对高风险客户的尽职调查,我们可以有效打击金融犯罪,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,保障您的资金安全。
上一篇
下一篇